大猩猩王~ 寫:
抱波司機 寫:
紅蓮燈

笑我 ...!!!
各養魚人 .... 熟讀 ~
試下好怏好快咁讀..... 會好勁的 ! "囉"字拉長d ..3秒 ! kakak!! .... SuperCTW 寫:
唔係嘛.. 兩種魚根本就係唔同品種, 亦唔係新舊同變種/改良之分.
點解叫新燈呢, 因為 N件前, 香港係好大O既 "日光燈"(即係魚街O既"紅蓮燈") 繁殖同輸出產地, 當其時真正O既"紅蓮燈" (即係魚街O既新燈)係未繁殖到同埋要野生捕捉(所以好貴同少有). 咁既然魚街商人都當O左日光燈係"紅蓮燈" 咁耐, 到有真正O既"紅蓮燈" 出場時, 為O左唔想改名, 咪用 "新燈" 去代表囉. 而且真正O既紅蓮燈係南美出產地, 都有分秘魯同巴西, 係巴西出產O既, 光澤同鮮艷度係高好多O架.
http://www.geocities.com/Tokyo/Harbor/2288/06/sunfish/06s-02_11.htm
學名:Paracheirodon axelrodi
分佈:尼格羅河~哥倫比亞
色彩鮮豔為一大特色,體型與顏色和日光燈相似,最大不同在於身體上的紅色和藍色部分,均是從頭至尾根部。性情溫馴,喜好水溫24~30度C的環境,水質為弱酸性至中性的軟水。體長可達四公分。
水中的寶石─日光燈、紅蓮燈
文圖.瞿大維
日光燈(霓虹燈)
學名:Paracheirodon innesi
俗名:Neon Tetra
紅蓮燈
學名:Paracheirodon axelrodi
俗名:Cardinal Tetra
無論在任何地方,只要佈置個水草造景缸,就
一定會是眾人矚目的焦點。綠意盎然的水波中,穿
梭著成群游動的小魚,絕對具有令人心曠神怡,無
法抗拒的吸引力。在水草缸中,最適合搭配的魚類
就是燈魚類。所謂燈魚,其實只是大家的一種泛稱,
指的是鱗片具光澤,不食水草的小型觀賞魚,說屬
於鯉目、脂鯉目與目的魚類。
燈魚的種類繁多,常見的有數百種以上,其中
最為亮麗,最受消費者喜愛,也最常見的就是日光
燈與紅蓮燈。二者在分類上都屬於脂鯉目脂鯉科(又
名加拉辛科),本科的魚類約有500多種,多為淡水
觀賞魚,外觀與鯉科類似,特徵為背鰭後方多了一
枚脂鰭,像亞馬遜河的食人魚也是脂鯉科的魚。
日光燈與紅蓮燈的外形與顏色一樣,常有人將
它們混淆。這兩種魚的體側都有著上下兩條美麗的
藍、紅二色橫紋,就像水中閃亮的寶石一般,不過
日光燈的腹部是銀白色,身體的後半段才有紅色條
紋;紅蓮燈的腹部則為火紅色,紅色部分由眼眶下
方一直延伸至尾柄。在體型方面,日光燈的體型較
小,最大可達3~4公分,紅蓮燈為4~5公分。當然
在受歡迎的程度上,以紅色較多的紅蓮燈為所有燈
魚類的翹楚。
日光燈原產於南美亞馬遜河上游;紅蓮燈則分
佈較廣,南美的巴西、委內瑞拉及哥倫比亞等地的
水域均可見其蹤影。雖然這兩種魚在台灣市場這麼
受到歡迎,但目前在水族館所見到的則完全是舶來
品,其中日光燈在國外早已人工繁殖成功,香港的
新界地區有數間繁殖場,是主要的供應來源;紅蓮
燈則多在南美天然捕捉後,再經由美國進口。
國內北部現在約有近十家貿易商進口這兩種
魚,在價格方面,小型日光燈進口價格約每尾1~2
元,紅蓮燈則每尾3~4元。單價雖然不高,但因體
型嬌小,喜游動不息,一次至少需飼養數十尾,才
能顯出迷人的水族情境,因此每年的市場消費量亦
頗大,估計每年國內進口逾百萬尾這兩種美麗的觀
賞魚。
常有人會問,以台灣水產養殖的水準,為何還
無法自行繁殖日光燈與紅蓮燈?主要原因為繁殖這
兩種魚的水質需為弱酸性的軟水,而台灣養殖場的
水質多偏硬水,天然條件就不適合,再加上以目前
市場價格而言,自行繁殖的利潤也不算大,所以仍
以進口為主。
事實上,日光燈的繁殖並不困難,最大的癥結
即為水質的要求。當長至6~8個月時可達成熟期,
雌雄魚由外觀極難分辨,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為看
其追尾現象,一般都是雄魚追雌魚。繁殖時所需的
空間並不大,在缸內放數對種魚,再置些水草或紗
網當作產卵床,自然產卵即會發生,此時需馬上移
走親魚以防卵被吃掉,約經24小時即會孵化為幼
魚。
紅蓮燈的繁殖方法雖然與日光燈相似,不過因
對環境要求較為敏銳,目前天然捕獲量仍極大,所
以仍以野生種為主。其實國內業者若要針對紅蓮燈
的人工繁殖加以研究,倒也是一條可行之路,因為
天然捕撈量總有枯竭的一天,再加上坊間也很難看
到比紅蓮燈更美的燈魚類,市場的潛力無窮,若國
內能自行生產,應可繼血鸚鵡之後,締造台灣水族
界的另一個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