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壽螺襲塱原菜田
被禁入口、可刨光農田的「生態殺手」福壽螺,近來被發現在塱原濕耕農田和荷花池塘大量繁殖。
有農戶大嘆螺禍遍田,試過有一半農作物被刨爛,現時泥下埋了過萬隻休眠的福壽螺外,田間亦可找到一串串如香口膠的粉紅色卵。由於福壽螺繁殖速度極快,農民無計可施,政府亦沒有任何協助,恐會釀成台灣翻版的「螺患」。
福壽螺受法例《進口植物病蟲害》規管禁止入口,負責防止動植物病害傳入及蔓延的漁護署,去年10月曾首次引用條例票控入口福壽螺的商人,當時法庭曾警告若福壽螺被遺棄溪河,將釀成大禍。本報記者發現,除塱原農田有大量福壽螺和卵外,有部分河流溪澗亦發現螺蹤,但漁護署並無任何監察數字。
在塱原種菜近30年的黃先生,一邊收割通菜,一邊大嘆福壽螺多年來遺禍農田﹕「每逢落雨,幾萬隻螺浮出來,將菜吃光。」黃說,西洋菜又嫩又脆,福壽螺一咬即斷,曾試過整塊西洋菜田都被咬爛咬斷,因此現在改種較難咬斷的通菜。「除非天氣轉冷,轉吹北風,福壽螺躲入泥堆,才敢種西洋菜。」
記者在塱原濕田上看到大量福壽螺,但黃說,這些只是冰山一角,若天氣轉濕,數以萬計的福壽螺便會浮出,吃飽後又躲到泥堆。除了福壽螺,又隨處可見一塊塊「粉紅色的香口膠」,貼在電線杆、樹幹、雜草上。黃說,這些都是福壽螺的卵,散佈田間。為什麼不消滅牠們﹖「丟得一塊,丟不到第二塊,太多了﹗」
農田佈滿福壽螺,農戶卻無計可施。黃說,以往農民用「螺仔粉」減輕螺禍,但3、4年前政府不許使用這類農藥,無計可施下只好任牠生長。黃估計,福壽螺來源可能隨內地菜苗流入,或從河溪而來。
不過漁護署發言人表示,市面現有可對付福壽螺的註冊「螺仔粉」,農民可自行使用。署方曾於98年得悉福壽螺大量繁殖,過往並沒收到農友就福壽螺問題求助,不過若情
|